工程案例
業務范圍
地下室大面積漏水的原因
發布時間:2014-08-05
一、地下室大面積滲漏原因:(一)設計原因
1、片面強調結構自防水功能,不設柔性附加防水層。結構混凝土是由幾種材料組成的一種非勻質復合材料,內部有許多大小各異的孔隙,通常是滲水的通道。即使通過各種手段提高了混凝土本身的密實性,剛性結構仍不能抵抗諸如地震、溫差變形、不均勻沉降等外力的作用,從而導致結構出現裂縫,形成滲漏水通道。
2、有些工程的地下室,底板未設計防水層、或底板做內防水而只在圍護結構墻外立面設置防水層,致使防水層不交圈,達不到整體密閉狀態,造成滲漏,這種情況并不少見。
(二)材料原因
1、防水混凝土原材料選用不好,水泥標號過低、過期結塊、骨料粒徑不符要求、含泥量過大、外加劑質量不合格等。
2、柔性附加防水層選材不當。如使用耐久性較差的普通紙胎油氈或黃麻胎油氈;使用的防水卷材厚度太小,不耐穿刺易損壞;涂膜防水層采用水乳型涂料,由于長期浸泡在地下水中,涂膜發生再乳化現象而變質,失去防水能力;選用合成高分子卷材時,未使用配套膠粘劑等。
3、作為結構自防水的混凝土標號和抗滲等級越高,則單位體積水泥用量越多,其結果是混凝土內部水化熱大量積聚,在降溫過程中,混凝土產生溫差收縮,造成結構出現裂縫;另外,目前地下室結構多采用泵送高強防滲混凝土,單位水泥用量及水灰比較大,致使結構產生干縮裂縫。
4、其他原因,
施工單位使用劣質防水材料或偷工減料,如涂膜防水層厚度過薄達不到要求,起不到防水作用。
(三)施工原因
1、地基處理不好,建筑物產生不均勻沉降,造成結構開裂和防水層破壞。
2、防水混凝土施工質量欠佳。包括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控制不嚴,振搗不實,養護不周,有蜂窩、麻面、孔洞等問題,導致地下室結構混凝土不密實,出現許多滲漏水通道。
3、柔性防水層施工質量差。包括基層未達要求便進行施工,在轉角處未予加強;在穿墻管道、預埋件、變形縫等部位處理不當,卷材與卷材搭接處粘結不牢等。
4、涂膜防水層采用了外防內刷的施工方法,由于涂膜的強度較低,且與保護墻粘結牢固,當主體結構發生沉降時,容易拉裂涂膜防水層造成滲漏。
5、回填土中含垃圾、碎磚等雜物,或未夯實,形不成防水帷幕,在地下室周圍形成匯水區,當結構和防水層有問題時,就會發生滲漏水情況。
(四)管理原因及其他因素影響
1、管理不善,施工工序安排不合理,在有防水要求的側墻或底板上隨意開洞,埋管,卻又不精心進行防水修補處理,導致滲漏。
2、地震之類非人為因素造成的結構損壞而引起滲漏。
二、治理方法:
1、面層法:
適用于結構的大面積滲漏水治理。一般情況下,地下室大面積滲漏水治埋無法在迎水面進行,只能在背水面處理,故在施工前,應進行引排水,以防止新做的防水面層被有壓水沖壞。 面層法具體作法為:選擇漏水量集中部位,開洞埋管使水從導管流出。根據漏水量大小,可于一處或多處埋管引水,找不到漏水點時,可在墻體下部埋管引水。然后在不漏水部位按照材料使用要求,大面積涂抹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需分層抹壓,順序為防水素漿--防水砂漿--防水素漿,最后撥管堵水。對于混凝土輕微滲水,可用無機速凝止水材料涂抹在混凝土表面,戴橡皮手套反復揉搓,直至不見水影為止。對于有明顯滲漏水的孔洞和縫隙,按孔洞和裂縫滲漏水處理的方法,逐個進行止水處理。 對于地下室混凝土結構表面,出現水壓較小的不甚嚴重的慢滲漏水時(如冒汗、洇濕等)可于背水面涂刮聚合物水泥素漿,使表面形成一層不透水的覆蓋層,起到防滲作用。具體作法為:將基層表面處理平整光滑,凹凸不平處用水泥砂漿填平、壓實抹光,同時除去基層表面灰塵、油污等,以利防水層粘結牢固。上述工作完成并檢查合格后,即可按使用說明涂刮選定的聚合物水泥素漿。
2、注漿法:
遇有地下室大面積滲漏水時,也可采用注漿方法處理,根據滲漏水情況可在結構上布置注漿孔,可布點成梅花形、三角形或一字形,然后進行注漿處理,以在結構內部形成防水帷幕。此外,還可采用“面層封閉注漿”的方法,即先下管引水,然后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漿大面積抹面,待砂漿強度達到要求后,從引水管注漿堵水。
相關施工技術文章
- 2014-08-09FYT 1聚合物瀝青防水涂料
- 2014-08-05廁浴間地面出現裂縫而滲漏水的原因
- 2014-08-09硅烷基防水粉末在干混砂漿中的應用
- 2014-08-05植筋技術水電站鋼翻板閘壩加固中的應用
- 2014-08-09玻纖油氈彩瓦施工工藝
- 2014-08-09自粘防水卷材將被廣泛使用
- 2014-08-09防水堵漏涂料用滲透結晶型防水涂料的施工問題
- 2014-08-05沉井沖水掏土糾偏和錨桿靜壓樁托換加固
- 2014-08-09廚房設計:忌材料不耐水
- 2014-07-15關于橋梁碳纖維加固技術若干理論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