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基問題
1、地基與基礎設計要做到合理且適用,就必須要依據地質勘察資料,統一考察多方面因素進行基礎類型和上部結構方可設計,單單是地耐力這一數據是不全面的。
2、多層房屋建筑沒有詳細的地質詳勘報告,僅憑建設單位口頭或籠統參照附近建筑物的基礎設計資料就進行施工圖設計。
3、有時設計者軟弱地基的危害認識不足,只是簡單地憑借經驗采用砂墊層加強一下承載力,沒有進行墊層寬度和厚度計算,既不安全,又不經濟。
4、在進行軟弱地基處理時, 只憑經驗做事,沒有進行詳細的換土墊層設計。
5、設計人員設計多層民用建筑時,在計算梁、柱和基礎的負荷時未按現行設計規范計算其荷載值,因而荷載值不準確。
二、磚混結構房屋中構造柱兼作承重柱用
磚混結構中的構造柱不但能夠提高墻體的抗震能力,同時構造柱與圈梁聯結在一起,形成對砌體的約束,這對于限制墻體裂縫和維持豎向承載力以及提高結構的抗震性能有著重要作用。但是在當前結構設計中的構造柱經常被作為承重柱使用,這種做法會產生以下問題:
1.構造柱作為承重柱使用后其提前將會受力,這會降低構造柱對墻體的拉結和約束作用。
2.如果遭遇地震作用時,在構造柱位置必然形成應力集中,首先破壞。這樣構造柱不但起不到其應有的作用,反而成為房屋結構中的一個薄弱的部位。
3.構造柱一般生根于地圈梁中,沒有另設基礎,構造柱兼作承重柱使用后,柱底基礎的抗沖切、抗彎強度及局部承壓強度必然不能滿足要求。
4.柱底基礎一旦發生沖切或局部承壓將出現裂縫。建議承重大梁下的柱子應按承重柱設計。
5.若梁上荷載和跨度都比較小時,構造柱也可布置于梁下,但此時必須按不考慮構造柱作用來驗算墻體的局部承壓和抗彎強度。經驗算合格,方可在梁下布置構造柱。
三、承重柱截面高度設計過小
很多結構設計者圖受力分析方便,把柱子的截面高度設計得過小、梁柱的線剛度比加大、梁簡化為鉸支梁,柱按軸心受壓計算。這種做法雖然易于進行結構受力分析,但卻給房屋結構埋下了隱患。
因為這樣做忽略了梁柱間的剛結作用,即忽略了柱的約束彎矩,加之以柱截面的配筋都較小,結構受力后柱頂抗彎強度必然不足,從而使柱子與梁底附近將會出現一條或多條水平裂縫,形成塑性鉸。這樣在正常使用情況下,柱子已開始帶鉸工作。這不但影響了房屋的耐久性,而且也常常引起用戶的恐懼心理。
四、只注重橫向框架的設計
很多結構設計者對非抗震設計,只按縱向的普通的連續梁進行設計,梁柱的節點和框架中的縱筋、箍筋的配置無法滿足框架的構造要求。現行建筑抗震設計規范要求,水平地震作用應按兩個主軸方向分別計算,各方面的地震作用應由該方向的抗側力構件來承擔。就是說,在框架結構設計中,縱向框架與橫向框架有同等的重要性。由于沒有考慮地震的縱向作用,在實際設計中經常出現梁的支座負筋,跨中縱筋及箍筋的配筋置均不足的現象。
五、懸挑梁的一些應用事項
基于懸挑梁的結構形式在設計中因為要有地形的限制等其他一些不同的原因,懸挑梁在建筑工程中的問題也是普遍存在的:
1.梁外挑部分小于梁內承受的荷載,所以其尺寸會有差異,這樣由于設計人員常將梁內的上層主筋向挑梁延伸了事,而卻不知道兩側的主筋無法伸進挑梁內。
2.等到鋼筋工綁扎鋼筋時很多問題才暴露出來,這時許多鋼筋已截斷成型,不僅影響了施工,還造成了經濟損失。
3.在一般施工過程當中,普通梁箍筋的接口的位置一般都會在梁上部兩角交替綁扎,對于懸挑梁箍筋的接口位置,規范和相關構造圖集并沒有明確規定,僅要求懸挑梁箍筋一般都通長加密、彎鉤不小于135°、彎鉤平直段長度不小于10d 。
4.箍筋約束縱筋通過和混凝土相互之間的粘結、摩阻、咬合等形式共同聯合抵抗外力。箍筋的接口是一個封閉箍筋的薄弱部位,它主要是混凝土本身提供的抗剪強度不足時,才增設的幫助抵抗剪力的橫向鋼筋。
5.在施工中,箍筋的制作綁扎不規范,會消弱箍筋對構件的混凝土和縱向鋼筋的約束作用。
6.懸挑梁構件主要為上部受拉下部受壓,將箍筋的接口位置放在構件的底部受壓區,相應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箍筋接口在受壓區由于受到混凝土對它施加的壓力,其錨固作用顯然比受拉區有利得多,所以,懸挑梁箍筋的接口一般宜設在梁底部交替施工。
7.設計人員往往只注意了對梁的強度和傾覆進行驗算,而忽略了對梁手撓度的驗算。梁高選用過小,引起梁截面的受壓區應力過高,在正常使用狀態下,梁截面受壓區產生非線性徐變。梁撓度隨時間的推移不斷加大。
8.挑梁的變形引起梁板出現裂縫,裂縫寬度隨著挑梁變形的回大而加寬,影響了房屋的正常使用。這種挑梁的變形發展到后期,梁支座截面上部受拉區常常出現較寬的豎向裂縫
六、樓板問題
樓板的設計問題必將連帶梁、墻、柱等構件安全。若對整個設計考慮不周,很容易出現設計質量問題。樓板設計中常見如下幾個問題:
1.設計時為了計算方便或因對板的受力狀態認識不足,簡單地將雙向板作用單向板進行計算。使計算假定與實際受力狀態不符,導致一個方向配筋過大,而另一方向僅按構造配筋,造成配筋嚴重不足,致使板出現裂縫。
2. 板上隔墻頂部處理常采用立磚斜砌頂緊上部分的樓板、屋面板,這樣會給上部的板增加了一個中間支承點,使其變為連續板,支承點上部出現了負彎矩,而在板的設計中又沒考慮該部分的影響,致使板頂出現裂縫。
3. 板承受線荷載時彎矩計算問題。在民用建筑中,常常在樓板上布置一些非承重隔墻,故大樓板設計中常常將該部分的線荷載換算成等效的均布荷載后,進行板的配筋計算。但有些設計人員錯誤地將隔墻的總荷載附以板的總面積。
4.雙向板有效高度取值偏大。雙向板在兩個方向均產生彎矩,由此雙向板跨中正彎矩鋼筋是縱橫疊放,短跨方向的跨中鋼筋應放在下面,長跨方向的跨中鋼筋置于短跨鋼筋的上面,計算時應用兩個方向的各自的有效高度。一般長向的有效高度比短向的有效高度小d(d為短向鋼筋的直徑)。
5.有的設計為圖省事或對板受力認識不足,而取兩個方向的有效高度一致進行配筋計算,致使長跨有效高度偏大,配筋降低,使結構構件存在質量隱患,甚至出現開縫的現象。
七、結束語
總而言之,文章僅僅是介紹了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常見的問題,還有很多問題同樣也是值得我們去深入廣泛研究的,在這里就不一一舉例說明了。希望在今后的設計過程中減少這些通病的發生,提高我國工業和民用建筑的質量,為人員的安全提供保障。
- 2014-08-09灌漿技術在地下室堵漏工程中的應用
- 2014-08-09橋涵冬季施工注意事項
- 2014-09-07中國建筑防水協會金屬屋面技術分會成立大會在京舉行
- 2014-08-05鉆孔灌注樁后壓漿法樁端地基加固施工技術
- 2014-07-15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檢測標準及步驟方法
- 2014-08-09噴涂聚氨酯/聚脲技術在防水保溫中的應用
- 2014-08-09道橋用彈性體(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
- 2014-07-15鋼結構異型柱框架的應用和發展
- 2014-08-05抗震加固的結構布置和連接構造要求
- 2014-08-09建筑防水涂料的常見分類